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专栏 > 详情
CDK4/6抑制剂的优化应用及耐药后策略
浏览量:125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5-10-23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在CDK4/6抑制剂问世后经历了革命性演变。随着多款CDK4/6抑制剂药物进入临床,如何基于循证证据优化药物选择、破解耐药困境、满足特殊人群需求,已成为临床实践的关键议题。“肿瘤界”特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汪颖教授,围绕CDK4/6抑制剂的优化应用、耐药后治疗新进展等内容展开深度探讨。



问题1: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晚期HR+/HER2-乳腺癌标准一线治疗方案。随着国内多款CDK4/6抑制剂相继获批上市,临床用药选择日益丰富。您认为在当前“有药可用”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应基于哪些关键因素进行“优药优选”?


汪颖教授:在晚期乳腺癌中,HR阳性/HER2阴性亚型约占70%。面对这一患者群体,如何优化药物选择成为关键。目前可选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以及CDK4/6抑制剂等。


其中,CDK4/6抑制剂作为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已有多个选项可供选择,因此临床在制定治疗策略时需综合考量,以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首先,疗效是关键。不同CDK4/6抑制剂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等关键终点存在差异。应参考关键临床研究结果,优先选择能为患者带来更优生存获益的药物。需严格比对各药物Ⅲ期研究的入组人群特征与真实世界患者的匹配度:如内脏危象比例、内分泌治疗敏感性、既往治疗线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等。其次,看安全性特征。CDK4/6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降低)和非血液学毒性(如疲劳、腹泻)。不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存在差异,需根据患者基础状况,如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选择安全性更适配的药物,以保障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同时,药物经济学因素也需纳入考量,在医保政策覆盖范围及药品价格等方面,不同 CDK4/6 抑制剂存在差异,要平衡疗效与经济负担,为患者选择性价比更优的治疗方案。此外,药物使用便利性,如给药方式、服药频率等,也会影响患者依从性,也应酌情考虑。



问题2:随着CDK4/6抑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面临疾病进展。后线治疗策略的选择是当前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挑战。请您谈谈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后续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有哪些有前景的治疗方向?


汪颖教授:当前后续治疗需根据耐药机制分层管理,核心策略包括:靶向PI3K/AKT/mTOR(PAM)通路。存在PAM通路异常的患者,可选择PI3Kα抑制剂、AKT抑制剂或mTOR抑制剂等。如CAPItello-291研究证实,AKT抑制剂Capivasertib(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显著延长患者的PFS(7.2 vs 3.6个月),对PIK3CA/AKT/PTEN突变人群效果更优;此外,存在ESR1突变患者中,口服SERD药物Elacestrant的PFS显著优于标准治疗(3.8 vs 1.9个月);关于ADC药物,DB-04研究显示,在HER2-low人群中ADC药物T-DXd中位PFS达10.1个月(对照组5.4个月);最后,既往CDK4/6抑制剂获益的患者,更换抑制剂类型联合内分泌治疗可能有效。未来,可探索表观遗传调节剂(HDAC抑制剂)联合治疗、免疫微环境调控(联合PD-L1抑制剂)等新兴方向。



问题3:吡洛西利(XZP-3287)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CDK4/6抑制剂。其关键研究BRIGHT-1和BRIGHT-2均取得了阳性结果。如何评价吡洛西利(XZP-3287)这两项研究数据对于中国临床实践的意义?基于现有数据,您认为吡洛西利(XZP-3287)在晚期HR+/HER2-乳腺癌治疗格局中可能扮演怎样的角色?其疗效和安全性特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汪颖教授:吡洛西利(XZP-3287)作为国产的新型CDK4/6抑制剂,其BRIGHT-1研究(NCT04539496)和BRIGHT-2研究(NCT05077449)数据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首先,BRIGHT-1研究(NCT04539496)填补了国内单药适应症空白:研究入组了131例晚期复发难治HR+/HER2-乳腺癌患者,其中85.5%接受过≥3线治疗,84.7%存在内脏转移。针对该高难治人群,吡洛西利(XZP-3287)单药后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11.0个月,显著优于其他CDK4/6抑制剂单药的历史数据(3.8-6.0个月);总生存期(OS)达29.0个月,为后线治疗树立了新标杆,为重度经治患者提供高效低毒选择。BRIGHT-2研究(NCT05077449)纳入了305例经内分泌治疗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209例(68.5%)存在内脏转移,78例(25.6%)为原发内分泌耐药,73例(23.9%)在复发转移阶段接受过化疗。最终分析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8.99个月,吡洛西利(XZP-3287)联合氟维司群较对照组显著延长mPFS(17.51 vs 7.29个月;HR=0.462,95%CI:0.333-0.642,P<0.0001)。


安全性方面,吡洛西利(XZP-3287)最常见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为腹泻、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呕吐、贫血等,多数TEAE为1-2级,通过支持治疗、暂停给药或剂量调整后可恢复,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两项研究相互佐证。


此外,BRIGHT研究的中国人群适配性更高,研究纳入23.9%既往化疗患者和37%绝经前患者,更贴近中国真实世界特征。


基于这两项研究,吡洛西利的临床定位建议:目前国内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后线单药治疗的唯一CDK4/6抑制剂;内分泌耐药后的二线治疗优选方案。



问题4:“以患者为中心”的主流治疗理念下,您认为应用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时,在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管理以及治疗目标设定等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哪些?


汪颖教授:HR+/HER2-乳腺癌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需求,其管理需兼顾疗效与安全性,要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治疗目标:目标不应仅限于肿瘤控制,更应涵盖生活质量、功能状态及患者个人期望,并与之充分沟通。我们强调维护生活质量,预防肿瘤相关并发症(如骨折),避免治疗相关毒性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需要简化治疗方案,减少院内治疗需求。


药物选择与剂量调整:积极预防、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根据个体耐受性进行灵活剂量调整,而非被动减量或停药。剂量调整个体化,初始考虑采用低剂量起始,根据耐受性逐步递增;对于出现3-4级毒性的患者,可考虑延长间歇期,而非永久停药。


不良反应管理强化:建立前瞻性的监测与管理策略,加强患者教育,确保治疗与生活质量的最佳平衡。不良反应管理需特别关注以下方面:一、血液学毒性,管理策略包括基线评估肾功能、治疗初期每周监测血常规。二、非血液学毒性,若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推荐预防性使用止泻药,加强补液教育;需鉴别肿瘤相关乏力与治疗相关乏力,针对性采用运动干预和营养支持。安全性优化关键在于开展多学科管理(MDT),整合营养支持、康复训练以及精简合并用药。国产创新药吡洛西利的剂量灵活性更具应用前景。



结语


面对HR+/HER2-晚期乳腺癌的诊疗挑战,CDK4/6抑制剂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靶向精准化、耐药破解多元化、全程管理个体化。未来需聚焦耐药机制指导的序贯治疗策略,推动国产创新药在真实世界中的价值再验证。唯有融合循证医学与精准医学,方能实现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时间的双重提升。




专家简介


2-1.png

汪颖教授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乳腺内科

  •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 乳腺肿瘤中心 党总支书记

  • 乳腺内科  副主任

  • 羊城好医生

  • 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

  •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乳腺癌专委会 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委 

  •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肿瘤内科分会 主委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 主持逸仙临床研究5010项目

  •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lin Cancer Res、eLife等期刊发表SCI


参考文献


[1]Wang J, Zhang Q, Sun T, Li H, Cheng Y, Tong Z, et al. An open-label, single-arm, multicenter, phase II trial of bireociclib as monotherapy for heavily pretreated HR-positive, HER2-nega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RIGHT-1 trial. Cancer Commun. 2025;1-14. https://doi.org/10.1002/cac2.70009.

[2]Wang J, Zhang Q, Li H, et al. Bireociclib plus fulvestrant for HR+/HER2- advanced female breast cancer progressed on or after endocrine therapy: phase 3 BRIGHT-2 study interim analysis. Nat Commun. 2025 Apr 9;16(1):3350.

[3]Abstract CT099: BRIGHT-2 final analysis: A phase III trial of bireociclib plus fulvestrant as second-line endocr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R+/HER2-breast cancer. Cancer Res 15 April 2025; 85 (8_Supplement_2): CT099. https://doi.org/10.1158/1538-7445.AM2025-CT099




编辑:南星

审核:汪颖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