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门会议 > 详情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浏览量:409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5-08-31

2025年8月29日-30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北京隆重召开。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执行会长、法定代表人李明义,副秘书长马宏宇、吕心民,继续教育部主任孙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马少华教授放疗科主任王维虎教授放疗科副主任李永恒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肿瘤放疗领域专家学者参会,近两万人次线上观看。


大会合影



前言


会议伊始,经民主选举,产生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领导班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当选为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永恒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胡克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桂超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李金銮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吴凤鹏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辛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肖巍魏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杨永净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岳海振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岳金波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郑宝敏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向高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朱向高教授兼任秘书长。开启了老年肿瘤放疗新篇章。



学术汇报环节


成立大会结束后,进入专委会学术年会环节。年会共设五大主题板块附加一个专题会环节,涵盖肺癌、结直肠癌、头颈肿瘤、乳腺癌等老年高发瘤种的放疗进展,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盛宴。


会议第一环节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岳金波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辛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杨永净教授主持。

1-2.jpg

▲岳金波教授、王辛教授、杨永净教授 主持会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肖巍魏教授《直肠癌放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研究进展》为题,系统梳理了直肠癌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pMMR/MSS亚型的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患者既往免疫治疗响应率低的问题,从“放免联合机制”、“治疗方案优化”、“放疗精准化”三个维度入手,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低毒的个体化治疗新方向。

肖巍魏教授 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晓颖教授接着进行《放疗在前列腺癌中应用和进展》专题报告,围绕前列腺癌不同阶段的放疗应用展开,系统阐述了根治性放疗、术后放疗及转移性前列腺癌放疗的技术创新和精准治疗策略,包括剂量提升、靶区勾画、联合内分泌治疗时机的选择和寡转移时期的干预等方面的进展。

李晓颖教授 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皓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唐源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孙向东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江换钢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春波教授参与互动讨论环节,每位专家都积极发言,结合自身临床研究的经验,分享了对于讲题的独到见解。

王皓教授、唐源教授、孙向东教授、江换钢教授、赵春波教授 讨论中


第二环节三位主持人分别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陆海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郑宝敏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杨昊教授。

▲陆海军教授、郑宝敏教授、杨昊教授 主持会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区晓敏教授的讲题是《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的进展与思考》,围绕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展开,基于患者对初始诱导化疗的敏感性的不同,制定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报告中还综合比较了国内外多项重要临床研究数据,介绍了不同研究机构在联合化疗方案、用药策略等方面的前沿探索。

▲区晓敏教授 作报告


湖南省肿瘤医院杨锫教授《HPV相关口咽癌降阶治疗(放疗or手术)》展开报告,共包含两部分内容HPV(+)头颈鳞癌研究历史和临床治疗,重点分享了HPV+降低治疗强度方式在口咽鳞癌中的应用经验和技术要点。

▲杨锫教授 作报告


本轮讨论嘉宾分别是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敏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宏伟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卢姗教授,三位专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张敏教授、王宏伟教授、卢姗教授 讨论中


第二轮讨论结束后,会议迎来了专题时段,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吴凤鹏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李金銮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桂超教授共同主持

1-10.jpg

▲吴凤鹏教授、李金銮教授、李桂超教授 主持会议


三生专题会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耿建昊教主讲,题目为《放疗相关TCP机制和rhTPO防护特点》。整体围绕放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展开,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到rhTPO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特别强调了,rhTPO已被现有研究证实可达到防护放疗损伤、提升疗效的作用。

▲耿建昊教授 作报告


江苏省肿瘤医院尹丽教授的讲题围绕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双免的核心价值:破局放疗与营养展开。针对MSI-H/dMMR型患者仅3.5%对免疫单药治疗敏感现状,双免疫联合策略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局。研究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V1.0方案)一线治疗MSI-H/dMMR患者取得显著成效,24个月总生存率(OS)达到79%,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4%,疗效显著优于单药免疫治疗和传统化疗方案。双免疫联合策略的成功为不同分子分型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尹丽教授 作报告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任刚教授康复大学附属青岛中心医院张小涛教授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李艳霞教授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蔡昕教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谢福川教授参与了本轮讨论环节,针对上述讲题,五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相分享了建议与看法。

▲任刚教授、张小涛教授、李艳霞教授、蔡昕教授、谢福川教授 讨论中


第三环节由北京协和医院胡克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谭燕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孟凡旭教授共同主持。

▲胡克教授、谭燕教授、孟凡旭教授 主持会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小凡教授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策略的选择与挑战》展开报告。指出低危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首选标准同步放化疗,高危患者可根据 PD-L1 表达、淋巴结状态选择诱导化疗或免疫联合方案,同时借助精准放疗技术减少不良反应,为患者制定最优治疗策略。

▲李小凡教授 作报告


福建省肿瘤医院林培成教授带来的讲题为《乳腺癌放射治疗规范及进展》。系统梳理了乳腺癌放射治疗规范与前沿进展。从放疗剂量调整、靶区优化,到豁免人群筛选、区域淋巴结策略及联合治疗,多项研究证实乳腺癌放疗已进入 “精准分层” 时代,大分割放疗、个体化豁免放疗等方案为患者带来更高效、低毒的治疗选择。

▲林培成教授 作报告


山东省肿瘤医院谢鹏教授江苏省中医院马珺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樊晓妺教授甘肃省肿瘤医院张春林教授共同参与讨论并结合具体临床病例互相分享了经验与想法。

▲谢鹏教授、马珺教授、樊晓妹教授、张春林教授 讨论中


第四环节由云南省肿瘤医院夏耀雄教授长春国文医院冯燕教授共同主持。

▲夏耀雄教授、冯燕教授 主持会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楠教授《NSCLC风险分层放射治疗进展与思考》为题,介绍了风险分层治疗的必要性、相关放疗探索及分子标志物的价值,旨在破解临床治疗困境,推动精准治疗发展。多项重磅研究证实,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在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风险分层、疗效预测及治疗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患者带来个体化治疗新方案。同时,三代 EGFR-TKI 巩固治疗、肠道菌群动态监测等创新策略同步突破,推动肺癌治疗进入“精准分层”新时代。

1-19.jpg

▲毕楠教授 作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章文成教授接着分享了《局部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进展》。从放疗技术迭代、剂量与靶区优化,到免疫联合治疗创新,食管癌放疗已从 “追求高剂量、广靶区” 转向 “精准分层、联合增效”。未来需明确免疫联合的最佳时机(同步 vs 诱导)、生物标志物指导的获益人群筛选(如 ctDNA 动态监测、免疫微环境分型),进一步优化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策略。

▲章文成教授 作报告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史鸿云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谷安鑫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李俊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鑫教授分别就肺癌、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相关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

史鸿云教授、谷安鑫教授、李俊玉教授、王鑫教授 讨论中



大会最后一个学术汇报环节由山东省肿瘤医院巩贯忠教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赵红褔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胡彩容教授共同主持。

巩贯忠教授、赵红褔教授、胡彩容教授 主持会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刘飞教授《肺癌质子放疗临床应用经验分享》为题,从质子设备性能验证、定位放疗规范流程到计划优化策略,多项实践数据证实,质子放疗凭借精准剂量分布优势,结合严格的质量控制与个体化方案设计,可在保障疗效的同时减少正常组织损伤,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

▲刘飞教授 作报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周舜教授聚焦于质量提升与规范管理,带来《放疗流程管理及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与应用》的报告。放疗流程具有依赖数学统计模型、环节环环相扣却易出现人员脱节、问题成因复杂等特点,通过技术优化、标准化操作(SOP)建立、数据分析与内部审计体系构建,可以有效解决放疗流程中人为差异大、岗位衔接不畅等问题,显著提升放疗精准度与治疗效率,为放疗质量管控提供可推广模式。

▲周舜教授 作报告


最后一轮讨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德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天龙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刘建庭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柏晗教授四位专家就放疗流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于德洋教授、纪天龙教授、刘建庭教授、柏晗教授 讨论中



会议总结


最后,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永恒教授做会议总结发言,他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大会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确立了专委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二是探讨了老年放疗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促进了全国各地区放疗专家的交流合作;四是制定了专委会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

专委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积极推进老年放疗规范化诊疗、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提高我国老年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而不懈努力。

▲李永恒教授 会议总结




来源:肿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