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指南共识 > 详情
指南共识|2025CACA胃癌指南导读
浏览量:363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5-08-19


一、指南导读

2022年,《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瘤种篇》重磅发布,作为中国首部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填补了国内肿瘤整合诊疗领域的空白。

为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治水平,推动多学科协作发展,第二版《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瘤种篇》已于2024年11月重磅发布,基于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循证医学证据,融入个性化诊疗策略,力求为肿瘤诊治提供更全面、精准的指导。

本文就2025版指南胃癌部分关键更新内容加以梳理。




二、指南框架



三、指南更新亮点 

本次更新引入中国近两年国外、国内发表文献;引入NCCN及ESMO最新成果,最终纳入的中国证据达到40%以上。


(一)新增诊断分期参考征象表


(二)更新内镜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绝对/扩大适应证

绝对适应证:

①直径>2cm的黏膜内癌(cT1a),分化型癌,UL0;

②直径≤3cm的大体可见的黏膜内癌(cT1a),分化型癌,UL1;

③直径≤2cm的大体可见的黏膜内癌(cT1a),未分化型癌,UL0。


扩大适应证:对绝对适应证,初次治疗实施ESD或EMR,组织学类型为分化型癌,根治度(eCura)为C-1,其后是大体可见的黏膜内癌(cT1a),局部复发病变。

注:本次修订基于JCOG1009/1010研究结果,该研究针对小于2cm 的UL(-)、未分化型、cT1a胃癌进行研究,随访于2018年完成,其5年生存率为99.3%。分化型与未分化型胃癌的ESD手术疗效一样好。


(三)新增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吲哚菁绿(ICG)示踪导航

       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可实现淋巴引流导航。我国一项前瞻性III期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淋巴结切除术相比,ICG引导下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安全有效,可提高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并延长可切除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由于ICG引导下腔镜胃癌根治术是在成熟、规范的腔镜胃癌术基础上进行,因此其适应证及其他禁忌证与传统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当。


      建议在进行ICG荧光成像时,应针对不同手术方案和患者病期制定不同的术中显影目的:


●  早期胃癌患者,特别是行全腔镜胃癌根治术者,建议用ICG成像进行术中快速肿瘤定位;


●  早期胃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患者,推荐通过ICG荧光成像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  须行规范淋巴结清扫,特别是进展期患者,或拟行保留功能胃癌根治术如保留幽门胃癌根治术,建议通过ICG荧光成像行淋巴结引流范围显影并可用于鉴别不同组织。


(四)新增HER-2阴性、dMMR/MSI-H晚期一线治疗方案


(1)HER-2阴性一线治疗方案临床证据

●  GEMSTONE-303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联合XELOX 相比,舒格利单抗整合XELOX组在 PD-L1 CPS≥5分人群中显著改善了PFS(7.62个月vs 6.08个月)和OS(15.64个月vs 12.65个月),ORR提高了15.9%(68.6% vs 52.7%);在PD-L1 CPS≥10分人群中获益更明显。

●  CheckMate-649研究4年随访数据显示纳武利尤单抗整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可显著延长PFS和OS,中国亚组受益更加明显,推荐PD-L1 CPS评分≥5分者使用化疗联合PD-1抑制剂的整合治疗。

●  Orient-16研究更新长期随访数据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对比单纯化疗可以延长PFS和OS,在PD-L1 CPS≥5分人群中获益更明显。

●  RATIONALE-305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整合化疗能显著延长PD-L1 TAP≥5%患者的OS和PFS,并可提高患者ORR和中位DOR。

●  KEYNOTE-859研究显示化疗整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总人群和CPS≥10的人群中OS延长近4个月。

●  COMPASSION-15研究结果显示卡度尼利单抗整合化疗对比安慰剂+化疗,mOS(15.0个月vs 10.8个月,HR 0.62)和mPFS(7.0个月vs 5.3个月,HR 0.53) 均可观察到显著获益,尤其是在PD-L1 CPS<5患者中仍显示出生存获益(OS:14.8个月 vs 11.1个月,HR 0.7;PFS:6.9个月 vs 4.6个月,HR 0.6)。


(2)dMMR/MSI-H一线治疗方案临床证据

     KEYNOTE-061、KEYNOTE-062 研究结果初步提示了免疫治疗在MSI-H胃癌中的高应答率和生存延长。Ⅱ期前瞻性单臂NO LIMIT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纳武利尤整合伊匹木单抗用于一线治疗进展期 MSI-H 型GC/GEJC患者的ORR为62.1%,其中3例患者(10%)达CR,DCR为79.3%,中位PFS时间为13.8个月;与已知的双免治疗安全谱一致。


(3)产甲胎蛋白(AFP)胃癌一线治疗方案临床证据

     在前瞻性Ⅱ期研究中纳入36例不可切除/复发或转移的 GC/GEJC伴AFP>2×ULN或AFP阳性的患者,一线接受SOX与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整合治疗,血清AFP水平中位数为739.8ng/ml,主要研究终点为ORR。在可评估疗效的35例患者中,CR为2例,PR为22例,确认的ORR为 55.6%(20/36),疾病控制率(DCR)为86.1%(31/36),12个月PFS率和OS率分别为42.1%、63.7%。


(五)新增HER-2阳性、dMMR/MSI-H晚期二线及后线治疗方案


(六)新增术前、术后放疗靶区勾画示意图

胃癌术前(左)术后(右)放疗靶区勾画示意图

注:红色:GTV、粉色:GTVnd、蓝色:CTV、绿色:PTV


(七)更新中医治疗方案

2-7.png

四、编委介绍

(一)主编简介

梁寒  教授

CACA认证专家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徐惠绵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二)编委名单

2-13.jpg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