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协办的NCCN妇科肿瘤指南中国版(2025)修订项目启动会于上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凝聚国内妇科肿瘤领域顶尖智慧,结合中国临床实践,推动国际指南本土化精准落地,助力我国肿瘤诊疗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
PART 1:NCCN妇科肿瘤指南中国版(2025)编委会颁发聘书
会议伊始,主持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的李璡教授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并介绍了会议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以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
马丁院士在致辞中强调,NCCN指南作为国际权威的肿瘤诊疗参考,其动态更新和循证严谨性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直接应用于中国临床面临诸多适配问题,如语言屏障、欧美药物与中国医保体系错位以及缺乏本土癌种特色方案等。本次修订聚焦国际前沿成果与中国医疗体系深度融合,旨在构建“临床可及、经济可行、技术可达”的中国化路径,为本土创新药物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同时明确NCCN推荐但国内未获批药物的潜在价值与限制。修订后的NCCN指南中国版将真正成为连接国际标准与本土实践的桥梁,推动我国肿瘤诊疗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马丁院士致辞
吴小华教授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NCCN妇瘤指南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历程。自2008年起,中国专家便开启了与NCCN的紧密合作与交流,召开了《NCCN卵巢癌&宫颈癌指南(中文版)》修订研讨会。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中国专家在NCCN指南修订过程中的智慧贡献。他指出,NCCN指南的权威性、普及性及时更新性无可比拟,中国专家的许多建议曾被采纳进指南,为全球肿瘤诊疗提供了中国方案。近年来,中国在肿瘤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土创新药物不断涌现。2023年在Wui-Jin Koh教授(曾担任NCCN指南首席医疗官)的支持下,他们完成了第一版NCCN妇科肿瘤指南中国版的修订工作,并成功将其发布在NCCN官网。吴小华教授强调,2023年中国版指南与2008年的修订不同,不是翻译的中文版,而是融入了中国元素、经验和证据。由于NCCN指南要求药物必须经过美国FDA批准才能纳入,中国的一些创新药物难以直接写入指南。因此,打造NCCN指南中国版,将中国的证据与经验融入其中并向世界展示,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中国肿瘤诊疗成果的肯定,更是为全球肿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吴小华教授致辞
孔北华教授致辞表示,NCCN指南自1993年启程以来,已形成88个瘤种的指南,其科学性、权威性、先进性及实用性无与伦比。中国指南从NCCN指南中受益匪浅,本次修订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一方面要严格按照“信、达、雅”的要求准确翻译原版内容;另一方面通过专家讨论,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形成创新成果,推动我国肿瘤诊疗规范化发展。

孔北华教授致辞
NCCN首席执行官Crystal Denlinger医学博士在致辞中全面介绍了NCCN的概况、使命以及指南的制定与更新流程。她提到,NCCN指南的制定极为严谨,每个专家对每一个新的修订,要根据有效性、安全性、证据的质量、证据的连续性和经济可负担性这五个维度进行评估。目前,NCCN拥有88个临床实践指南,涵盖97%的美国癌症病例。这些指南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支持,还为支付方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据。Denlinger博士特别强调,NCCN指南基于严格政策确保独立性,不受外部影响。指南推荐基于证据与专家共识,分为不同类别以指导临床实践。同时,NCCN认识到指南对全球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包括与中国专家合作开展本地化工作。她表示,NCCN非常重视与中国专家的合作,认为这是推动全球癌症诊疗进步的重要力量。

Crystal Denlinger医学博士致辞
紧接着,会议进行了“NCCN妇科肿瘤中国版编委会”聘书授予环节,由Denlinger博士为吴小华教授颁发主编聘书,其他编委专家也依次获得吴小华教授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Denlinger博士为吴小华教授颁发主编聘书

编委会聘书授予合影留念
PART 2:NCCN妇科肿瘤指南中国版(2025)修订项目正式启动
李璡教授对指南修订的规则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强调本次修订将遵循严格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指南的科学性与实用性。NCCN妇科肿瘤指南中国版(2025)编委会由马丁院士担任荣誉主编,吴小华教授任主编,各瘤种分别有指定执笔人。项目启动后续将经历指南更新、内部协商、定稿、验证审核,正式发布。修订原则方面,实行执笔人负责制,编委成员共同署名。证据标准需召开审稿会对指南进行讨论确定,只有编委会成员有表决权,需达到法定人数,按相应标准和程序处理结果等。

李璡教授介绍指南修订规则及内容
随后,会议举行了NCCN妇科肿瘤指南中国版(2025)修订的启动仪式及合影,与会专家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本次启动会的成功举办,为指南修订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国际指南与中国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的新篇章,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妇科肿瘤诊疗水平,为全球肿瘤诊疗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NCCN妇科肿瘤指南中国版(2025)修订项目启动会合影
PART 3:学术研讨
在宫颈癌的学术讨论环节中,辽宁省肿瘤医院王丹波教授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琦教授担任主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卢淮武教授对NCCN宫颈癌指南的要点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详细介绍了2025年NCCN宫颈癌指南的更新内容,包括早期低危宫颈癌的保守手术、前哨淋巴结显影技术的应用,以及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新疗法等。


王丹波教授和周琦教授主持

卢淮武教授作《NCCN宫颈癌指南要点解读》主题报告
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力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雨农教授的主持下,辽宁省肿瘤医院杨卓教授对NCCN子宫内膜癌指南的要点进行了解读。她介绍了指南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以及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案等方面的更新。


李力教授和高雨农教授主持

杨卓教授作《NCCN子宫内膜癌指南要点解读》主题报告
在讨论环节中,专家们围绕纳入指南需要考量的因素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强调,纳入指南的内容必须基于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规范性,同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的需求和特点。例如优先考虑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如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试验),优先纳入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适应证的药物等,以确保指南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最终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结
会议接近尾声时,Denlinger博士在总结中表达了对会议的肯定和对中国专家努力的感谢,她指出会议体现了中国专家在肿瘤诊疗领域的专业性和严谨态度,强调了NCCN与中国专家合作的重要性,认为本次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癌症诊疗的进步。同时,期待未来能继续与中国专家合作,共同完善NCCN指南中国版,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吴小华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成功召开标志着NCCN妇科肿瘤指南中国版的修订工作迈出了坚实一步。他强调,只有保持学术性,才能确保指南的公信力和广泛认可。吴教授特别感谢编委会所有专家的积极参与和辛勤工作,以及NCCN指南首席执行官Denlinger博士亲临中国参会。最后他总结道,这次会议展示了中国专家在国际肿瘤诊疗领域的重要地位,未来将继续推动NCCN指南中国版的完善和推广。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