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上午,第三轮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规划教材《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编写会议在上海市中医医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全国中医药肿瘤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擘画研究生教育教材建设蓝图。

此次会议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上海市中医医院承办。《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主编、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程海波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舒静教授,上海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陆嘉惠教授,上海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孙永宁教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中心主任、人卫西南分社董事长张科编审,成都中医药大学由凤鸣教授,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田建辉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海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副院长杨国旺教授以及各位编委出席会议。会议旨在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教材,服务于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程海波教授致辞并宣读《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教材编委会名单。程海波教授从融汇理论创新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推动临床水平提升的角度,系统阐明了本次教材编写的背景与总体定位,明确了“高阶性、融合性、创新性”的核心要求,强调本轮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学术高度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进一步强化科研方法、学科交叉与前沿探索,让教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打好基础。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舒静教授致辞。舒静教授指出,教材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工程。上海中医药大学将充分发挥教育综合改革优势,积极面向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重大需求、面向中医药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重视高水平、规范化的临床研究,共同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陆嘉惠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陆嘉惠教授诚挚欢迎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并衷心感谢人卫社及各位专家将重要的教材编写会议交由医院承办。她表示,上海市中医医院将全力支持教材编写工作,为打造一部引领学科发展、彰显中医特色、契合时代需求的精品教材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中心主任、人卫西南分社董事长张科编审发表线上致辞,他介绍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在中医药教材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以及在中医药研究生规划教材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沿革,深刻阐述了启动第三轮研究生规划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

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田建辉教授讲解《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的编写分工及时间进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俊壹老师讲解第三轮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规划教材编写要求及《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的编写大纲。南京中医药大学李柳教授展示《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的结直肠癌样稿。成都中医药大学任益锋老师讲解《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数字内容的编写要求。
在讨论环节,各位与会专家热烈探讨、激荡智慧,一致认为《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教材应凸显鲜明中医特色,避免与中西医结合教材内容重复;强化临床研究前沿与循证思路,增设中医外治法、疑难案例等实用板块;注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将经典理论与现代指南共识有机融合。

会后,与会专家参观了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病房和特色中医诊疗区,实地了解患者诊疗流程与中医药综合治疗设备应用,深入交流临床一线需求如何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为后续章节编写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视角和实践案例。
本次教材编写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教材建设正式拉开帷幕。《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的纸质与数字教材将立足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面向全国中医肿瘤学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提升中医肿瘤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上海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