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向阳教授在Annals of Oncology发表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weekly single-dose actinomycin D versus multiday methotrexate in low-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同时被评为第56届美国妇科肿瘤学年会(SGO 2025)最新突破性研究口头报告。
研究对比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两种一线单药治疗在用药方案、不良反应、患者体验等方面的差异,为不同人群的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了更明确的参考,也为相关国际指南的更新奠定了证据基础,展现了中国在GTN规范化治疗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学术影响力。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等的支持。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向阳为文章通讯作者,妇科肿瘤中心蒋芳主任医师为文章第一作者。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是一组与妊娠相关的恶性肿瘤,包括侵袭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IM)、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对于低危GTN患者,国际指南推荐首选单药化疗。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药物是甲氨蝶呤(MTX)和放线菌素D(Act-D)。这两种药物在用药方案、不良反应、及患者体验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和指南推荐也并不一致。例如,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更倾向于使用Act-D,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首选MTX。
针对低危GTN患者单药化疗方案的已有研究多为小样本、单中心或回顾性设计,且研究人群以欧美患者为主,尚缺乏针对亚洲人群的前瞻性证据。因此亟需一项高质量、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比较MTX与Act-D这两种单药方案在低危GTN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制定更科学精准的治疗决策提供循证依据,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为患者的长期生育健康奠定基础。
本研究(NCT04562558)为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MTX与Act-D一线治疗低危GTN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主要终点为单药完全缓解(CR,定义为经单药化疗后β-hCG水平持续正常至少4周)率和总CR率(单药治疗失败后经二线联合化疗达到CR)。

2020年9月27日-2024年6月18日期间,研究共纳入228例FIGO评分0–4分的低危GTN患者,分别接受MTX八天方案(n=114)或Act-D两周一次的冲击方案(n=114)。

CONSORT图
疗效分析:Act-D组单药CR率显著高于MTX组(72.8% vs 54.4%,P=0.0038),中位缓解时间更短(7.86周 vs 9.43周,P=0.0296)。两组单药治疗耐药患者经二线联合化疗(FAV或EMA-CO方案)均100%达到CR。两组总化疗疗程数(中位:7 vs 6)及达到CR所需疗程数(中位: 4 vs 4)无显著差异。

化疗疗程和持续时间
安全性分析:单药化疗期间,Act-D组恶心呕吐(82.5% vs 72.8%)和脱发(56.1% vs 37.7%)发生率更高;MTX组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发生率更高(51.8% vs 39.5%)。血液学毒性少见且轻微,两组无显著差异。3级不良反应中,Act-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4.0%)显著高于MTX组(4.4%,P=0.0118),其他3级事件(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低。联合化疗阶段,FAV方案较EMA-CO方案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反应更显著,但均无治疗相关死亡。

任何级别不良事件(单药阶段)

≥3级不良事件(治疗全程)
AMH与生育结局:两组基线AMH水平无显著差异。化疗结束时,两组AMH水平均显著下降(中位下降:MTX组 0.24 vs Act-D组 0.84),Act-D组下降更明显(P=0.0115);化疗后6个月时,两组AMH水平均已恢复至基线水平,且未观察到显著差异(P=0.2943)。
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支持Act-D作为低危GTN的优选一线治疗方案。Act-D较MTX方案显示出更优的疗效和更快的缓解,两种方案的耐受性均良好,但毒性谱存在差异——Act-D更常引发胃肠道症状和脱发,而MTX则与更高的肝功能异常及黏膜炎发生率相关。治疗选择应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并根据患者个体需求进行调整。有必要开展未来研究,在不同人群中验证这些结果,并探索生物标志物以实现更精准的患者分层。这种思路或可进一步优化低危GTN的个性化治疗。
来源:肿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