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门会议 > 详情
会后报道|白血病免疫细胞治疗协作组研讨会成功举办
浏览量:273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5-07-15

2025年7月13日,由北京中康联医疗技术研究院主办的“白血病免疫细胞治疗协作组研讨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贡铁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王迎教授、顾闰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梅恒教授、刘林教授,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廖爱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任金海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院刘秋菊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范圣瑾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白炎亮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杜新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蓓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单宁宁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曲建华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冲教授参加会议。马军教授王建祥教授担任会议主席,王迎教授贡铁军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会议由王迎教授、梅恒教授、廖爱军教授、颜晓菁教授、任金海教授、贡铁军教授主持。

2-1.jpg

▲会议现场



主旨展望:从机制突破到临床转化

会议伊始,马军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创新药物与CAR-T疗法的协同效应正突破传统治疗框架。他呼吁协作组加强多中心研究,系统比较CAR-T、双抗/ADC与移植在儿童及老年ALL患者中的长期疗效与生活质量,并希望新的ADC和CAR-T药物能纳入医保,让更多患者获得可负担的先进治疗。

2-2.jpg

▲马军教授致辞


王建祥教授指出,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疾病领域已展现出显著优势,成果较实体肿瘤更为突出。他强调协作组需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多地多次学术研讨构建高效沟通平台,支撑技术迭代与经验共享。未来,细胞免疫治疗的应用范畴可逐步从血液肿瘤拓展至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乃至跨病种领域,推动学科边界拓展与治疗水平全面提升,最终惠及更广泛患者群体。

2-3.jpg

▲王建祥教授致辞



前沿探索:创新方案破解临床困局

2-4.jpg
2-5.png
2-6.jpg

▲会议主持(从左到右:王迎教授、梅恒教授、廖爱军教授)


刘林教授以《创新药物桥接CAR-T的方案探索》为题,从B-ALL治疗现状、EMD B-ALL治疗探索及CAR-T时代下的EMD B-ALL治疗新策略三方面进行阐述。她指出,目前EMD B-ALL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免疫靶向联合治疗有望提供新选择。协和单中心数据证实,采用奥加伊妥珠单抗(INO)桥接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EMD B-ALL安全有效,值得深入探索。此外,研究团队正探索CAR-T后使用INO维持治疗,以期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

2-7.png

▲刘林教授作报告


刘秋菊教授分享了《2025 AML新进展》,系统阐述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最新研究突破。治疗领域推出靶向药物(FLT3-IDH抑制剂)与免疫疗法(CAR-T、双特异性抗体)的组合策略,临床数据显示特定亚型患者完全缓解率显著提升且副作用可控;研究特别强调难治性病例中CAR-T疗法的长期生存获益,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包括靶向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方案探索、个体化精准医疗实施及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为AML诊疗体系革新提供了前瞻性指导框架。

2-8.jpg

▲刘秋菊教授作报告


王冲教授、杜新教授、单宁宁教授分享了在B-ALL患者中使用新药INO获得高缓解率的临床经验,同时指出其长期疗效及复发风险仍需关注。此外,专家们强调,尽管新药不断涌现,标准的“3+7”方案在AML治疗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其疗效目前无可撼动。

2-9.jpg
2-10.jpg
2-11.jpg

▲讨论嘉宾(王冲教授、杜新教授、单宁宁教授)



临床实践:重症管理与免疫治疗并进

2-12.jpg

▲会议主持(从左到右:颜晓菁教授、任金海教授、贡铁军教授)


范圣瑾教授在《急性白血病的危重症管理》报告中指出,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易发生感染、白血病肺浸润/白细胞淤积及药物相关毒性,重症比例增加——约25%的AML患者需入住ICU。通过建立新型疾病分类体系、整合分子生物学与细胞遗传学因素更新预后评估标准,可重塑疾病分子通路以优化诊疗策略。随着对白血病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危重患者护理标准的持续优化,死亡率已显著下降。研究证实,成功转出ICU的重症急性白血病患者,其长期生存率和完全缓解率与无需ICU治疗的患者相当。

2-15.jpg

▲范圣瑾教授作报告


顾闰夏教授通过3例病例分享了《成人B-ALL临床诊疗》。她表示,免疫靶向治疗正深刻改变ALL治疗格局。顾教授强调,早期实现深度缓解对降低ALL患者复发风险、促进长期生存至关重要;构建基于分子分型的免疫靶向精准治疗策略是下一阶段的重要研究方向。

2-16.jpg

▲顾闰夏教授作报告


曲建华教授、刘蓓教授、白炎亮教授结合临床经验,重点探讨了血液重症管理的迫切需求与免疫治疗进展。专家们强调了在血液科内建立独立ICU床位的重要性,以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在免疫治疗应用方面,通过CAR-T、靶向药物(如INO)与化疗的联合,显著提升了特定患者群体(如Ph+ ALL)的疗效,不仅减少了并发症(如感染),更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专家们指出,免疫治疗为传统难治性血液肿瘤提供了新希望,极大增强了临床医生的信心。

2-17.jpg

▲讨论嘉宾(从左到右:曲建华教授、刘蓓教授、白炎亮教授)


会议最后,王建祥教授作总结发言,再次强调了协作组在推动白血病治疗领域发展中的核心重要性。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白血病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学习平台,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指明了路径。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会议对白血病的免疫细胞治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未来治疗策略充满期待。




来源:肿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