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科资讯 > 详情
Cell子刊:中国2005-2030年高BMI相关癌症死亡负担的不平等、趋势与预测
浏览量:216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5-06-02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个人、家庭和公共卫生系统带来沉重负担。高身体质量指数(BMI)被认为是癌症的一个快速增长的风险因素。由于城市化生活方式(包括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和体力活动的减少),肥胖问题日益突出。2018年,中国18-69岁肥胖成年人(BMI > 28 kg/m²)达到8500万,是2004年的3倍。高BMI在中国的高患病率和快速增长导致了巨大且不断增长的癌症负担。尽管已有研究量化了全球或高收入国家(如美国)与高BMI相关的癌症负担,但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全面和长期分析证据有限。此外,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国家癌症防控措施(如《中国癌症防治规划》、《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和《健康中国2030》),全面评估中国长期以来与高BMI相关的癌症负担将为优先制定和发展针对中国肥胖和癌症控制的具体政策和项目提供更清晰的指导。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论文,题为“Disparities, trends, and projections of cancer mortality burden related to high body mass index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30”。首次系统报道了2005-2018年中国不同年龄和性别归因于高BMI的癌症负担,并预测至2030年。这为肥胖的干预管理措施和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必要的证据。


1-1.png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田奕欣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研究内容

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和中国高血压调查三个大规模的全国和省级代表性项目,获得125万20岁以上人群的BMI数据。利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插补模型估算2005-2018年全国及各省份年龄别、性别、省份别的平均BMI水平。采用“反事实理论”计算人群归因分值及95%不确定性区间,结合死亡人数估算死亡人数、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早死寿命损失率。采用Bayesi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BAPC)模型,预测至2030年的结果。


1-2.png

2005-2018年间归因于高BMI的癌症负担急剧增加


2018年高BMI导致的癌症的年龄标化死亡率为6.83/10万,相比2005年(6.46/10万)增加了5.82%。2018年死亡人数为8.52万,相比2005年(5.58万),增加了52.56%。这种急剧的增加与BMI水平的迅速升高、人口增加和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


肝癌是高BMI相关负担最重的癌种,其次为食管癌。具体癌症种类来看,2005-2018年归因于高BMI的各类癌症均呈上升趋势,女性人群的食管癌除外。


1-3.png

2005-2018年归因于高BMI的癌症死亡人数改变的驱动因素。

黑点表示总体变化情况。(A)女性;(B)男性.



男性的负担比女性重

2018年中国8.52万癌症死亡归因于高BMI,其中男性6.21万,女性2.31万;222.09万早死寿命损失年癌症死亡归因于高BMI,其中男性169.88万年,女性52.33万年。从变化速度来看,2005-2018年,男性归因于高BMI癌症死亡人数增加了67.95%,女性增加了22.83%。



老年人群负担比年轻人重

从年龄组分析,2018年男性高BMI导致的癌症死亡人数从20-24岁的160上升到80岁以上人群的9960,女性从20-24岁的70上升到80岁以上人群的6730。随着年龄增加,大部分癌症种类死亡人数随之增加,但是肝癌、乳腺癌、卵巢癌和白血病除外。肝癌、乳腺癌、卵巢癌的峰值在55-59岁,白血病在各年龄间分布均匀。


1-4.png



归因于高BMI的癌症死亡负担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中国各省份归因于高BMI的癌症死亡负担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南方省份较低,而东北、东部地区较高。对于不同癌症种类,地区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肝癌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北地区,食管癌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结直肠癌主要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


随着社区经济水平的增加,癌症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社会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增长在高BMI相关癌症死亡人数增加上起更重要的作用。


1-5.png


不同省份的高BMI相关的癌症种类排序也并不一致。2018年,在大多数省份肝癌与高BMI相关度最高。但是在浙江、北京、湖南、宁夏、山西和贵州的女性和湖南的男性中,与高BMI相关度最高的则是食管癌。


1-6.png



预测至2030年的结果

截至2030年,预测高BMI导致癌症年龄标化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分别为6.67/10万和13.46万人,预测年龄标化早死寿命损失年率和早死寿命损失年分别为183.88/10万和326.55万人年。


对于男性,2018-2030年,归因于高BMI的结直肠癌、胰腺癌、白血病、胆管胆囊癌、肾癌、多发性骨髓瘤、甲状腺癌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增加,而肝癌和食管癌下降。对于女性,归因于高BMI的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白血病、胆管胆囊癌、肾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年龄标化死亡率上升,而肝癌、食管癌、甲状腺癌下降。

1-7.png
1-8.png


高BMI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但也可防、可控。本研究提示,不同性别、年龄和省份人群归因于高BMI的癌症死亡人数和YLL均显著增加,且人群差异大,意味着我们迫切需要基于证据和具有特异性的政策和干预措施。





来源: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