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专栏 > 详情
肿瘤界100秒:burkitt淋巴瘤的故事(下)
浏览量:83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3-05-31

跟随肿瘤界,听点肿瘤学。有趣、有料、有用,肿瘤界100秒是一档利用碎片时间了解肿瘤学的科普音频,每期2~3个知识点,轻松了解肿瘤学知识,挖掘知识背后的奇闻逸事,让知识鲜活。


跟随肿瘤界,听点肿瘤学。大家好,这里是肿瘤界100s,我是主播李静。


书接上回。


尽管最初Burkitt淋巴瘤仅限于非洲,但随后人们认识到组织学上相同的淋巴瘤在全世界都有发生,特别是HIV(艾滋病)成为流行病之后。

EB病毒实际上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在发达国家,初次EB感染会导致另一种我们可能听过的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称“传单”,也被戏称为“接吻病”。因此,最初Burkitt淋巴瘤被认为是蚊媒传播是错的,实际上EB病毒是通过唾液传播,当时落后的非洲没有售卖的婴儿辅食,非洲母亲通常会在断奶过程中预先咀嚼一些食糜给婴儿,造成了EB病毒的传播。

虽然Burkitt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已经得到公认,但病毒导致Burkitt淋巴瘤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推测是EB病毒可以侵入B细胞基因,将正常的B细胞“转化”为永久增殖活化状态,引发肿瘤。

在我国南方、格陵兰、阿拉斯加这些地方,EB病毒还会引起另一种癌症——鼻咽癌。特别是在中国南方省份,鼻咽癌是第三大常见肿瘤。与Burkitt淋巴瘤相似,鼻咽癌患者也常在幼年感染EB病毒,例如在香港,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在10岁前感染EB。

有意思的是,到美国的东南亚移民鼻咽炎的风险显著降低了50%,所以EB病毒可能并不是引发肿瘤的唯一因素。

本期100s就到这里了,我是李静,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见。

source:
1. The Cancer Code. 2023出版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nis_Parsons_Burkitt
3. Denis Burkitt and the African lymphoma

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24008/


1745567637162559.jpg

编辑:Joy

审核:叶文洁

出品:肿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