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介绍
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我国消化系统肿瘤整体防控能力的显著提升,助力消化系统肿瘤早诊早治目标的早日实现。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主编沈琳教授发起的“齐力荟聚-消化肿瘤频道”应运而生,该频道拟通过《肿瘤界》微信公众平台聚焦消化肿瘤诊疗前沿,旨在报道国内前瞻性、创新性、高学术水平的消化肿瘤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及相关病例分享。
“齐力荟聚-消化肿瘤频道”由《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编辑部主办,齐鲁制药独家支持。诚邀您参与经典案例分享、文献解读、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报道,探讨关于消化肿瘤治疗进展,案例分享格式详见附件。后续撰写的报道资讯,将发布在《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微信公众平台“齐力荟聚-消化肿瘤频道”栏目。所有拟发布内容须经本杂志进行独立、严格的审校流程审核通过后,方可刊发,以确保内容权威、前沿、实用、客观。
沈琳教授寄语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目前我国主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等,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目前,全球及我国医药研发呈现出良好的形势,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发展迅猛,为消化系统肿瘤带来新的契机,并改变了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格局。尽管如此,但是化疗药物仍是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重要基石,且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持续焕发出新的价值与潜力。化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在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消化系统肿瘤领域可谓“多点开花,异彩纷呈”。
在肿瘤治疗中,我们也一直强调规范化、多学科综合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现在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已进入快速进展阶段,前途光明,但是道路还是曲折的。相信未来在更精确的分子分型指导下,消化系统肿瘤也能像肺癌一样在精准治疗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真正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沈琳教授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沈琳教授是我国消化道肿瘤MDT的主要发起者、倡导者和推广者,在国内最早开始推行消化道肿瘤多学科治疗模式与理念,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的负责人,中国肿瘤MDT联盟的创建者。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胃肠道肿瘤临床试验协作组(CGOG)执行主席,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轮值理事长等;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系列期刊《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主编;2019年入选北京学者计划,“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其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胃肠道肿瘤精准治疗一体化研究体系的建立”获2020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
邀请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