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专栏 > 详情
“祈通中西”专家面对面(下):守正出新 中医药赋能肿瘤防治
浏览量:119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4-06-05

肿瘤作为一种复杂、慢性、全身性疾病,其诊疗涉及多个临床专业、不同的时间周期,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多种手段联合为绝大部分肿瘤带来更佳的治疗效果。基于此,肿瘤全程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从疾病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过程中,由专业医护团队整合医疗资源,为肿瘤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规范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那么,在肿瘤全程管理过程中,中医药又扮演着何种角色?可以发挥哪些优势与价值?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快速发展地当下,中医药又有哪些借鉴与互通之处?本期“祈通中西”专家面对面栏目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吴显文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王凤玮教授、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宋延平教授,共话中西医在肿瘤全程管理模式下的互鉴与融通之策。



本期嘉宾


主持人

戴旭 教授


湖南省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乳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访谈嘉宾

1-2.jpg

吴显文 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

主任医师、教授、知名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西医结合医疗技术中心副主任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肿瘤放疗与中医整合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凤玮 教授


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二科、中西结合肿瘤科主任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第三任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规范化治疗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

天津市整合医学学会肿瘤心血管病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市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分会委员

天津市卫生局医疗技术审核专家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课题评审专家



宋延平 教授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省级中药药理重点研究室主任 

陕西省中医医院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副主任

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

国家新药评审专家

西安国联药物GLP机构首席科学家

陕西省药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肿瘤界:西黄胶囊是由非常经典的一个名方衍生而来,请问宋教授,您认为中药是否需要创新?从名方中衍生出西黄胶囊,对肿瘤治疗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宋延平教授:中医药的发展需要传承和创新。传承是中医药发展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大健康的理念,那么中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优势,成为咱们药物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犀黄丸出自于清代名医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乳岩、瘰疬、痰核、肺痈等,相当于乳腺癌、肺癌等。西黄胶囊是由此衍生而来,由牛黄、麝香、乳香、没药,四味药组成。牛黄性凉,那么长期服用可导致脾胃虚寒、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而麝香、乳香和没药也同样的引起了胃肠的反应,刺激胃肠道,导致患者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西黄胶囊通过制剂改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使药物持续发挥作用,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减少副作用。同样,随着注射剂、纳米制剂等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中药的疗效。所以中药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肿瘤界:肿瘤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难关就是耐药,请教吴教授,很多中药需要长期服用,是否也存在耐药问题?另外,中药能否破局西药耐药难题?


吴显文教授:临床实践中,中医治疗尚未发现明确的耐药问题。这主要归因于中医的个性化治疗方式,中药方剂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变化进行适时调整,这种灵活“随症加减”方法有助于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此外,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通常涉及多个靶点和作用途径,这也降低了中药耐药的可能。

许多西药,如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耐药,导致肿瘤治疗受限。目前,有相关研究在探索中药是否能解决耐药的问题。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化疗同时结合中药治疗,如西黄胶囊,可能增加化疗疗效,减轻或延缓耐药的发生。同样,大量服用靶向药物的患者在同时使用中药后,也显示出减轻副作用和延后耐药的效果。尽管如此,中药在解决耐药问题上的潜在突破仍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肿瘤界:请问宋教授,中药和西药进行联合应用,是否能够达到1+1>2的效果?


宋延平教授:众所周知,化疗药都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如血液学毒性就是血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等,肠胃道反应骨髓抑制免疫力下降等等,而且多数化疗药都有耐药性,有的是一年,有的甚至几个月就产生了耐药,那么中西药合用可以增加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也可以降低它的耐药性。所以中西药合用很有必要。例如,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西黄胶囊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道癌,以上合用都可以增加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达到了1+1>2的效果。



肿瘤界:请教王教授您认为未来中西医结合还需要打破哪些壁垒,谋求突破?


王凤玮教授:首先是观念的问题,中西医生都应该克服成见,向中西结合发展方向努力,避免出现中医无用论的错误理念。

最近一次会议中,主办方报告了三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案例,患者接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初期效果良好,但最终都因恶液质而去世。恶液质实际上是化疗或靶向治疗导致的阳气衰败,进而引起阴血亏损,最终形成阴阳双亏的状态。如果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及时使用中药,可能有助于防止患者迅速出现恶液质,延长生存期。因此,西医医生应当认识到中医的实用价值,并在关键时刻考虑中医治疗。
第二方面,中医治疗肿瘤时候,也别排斥放化疗、手术、靶向、免疫治疗。西医的发展推动恶性肿瘤治愈率的快速提升,单独中医治疗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因此,中医大夫不能排斥西医,延误患者的治疗。西医是攻强守弱,中医是攻弱守强,两者结合,做到攻守平衡,攻守都强,才能尽最大程度让患者获益。
第三方面,应深化中西医结合的程度。目前中西医结合是初级阶段,西医大夫治疗疾病出现胃肠道反应了,找中医大夫调调胃肠,或者血象低了调调血象。中西医融合才是最终阶段, 整个肿瘤治疗全程,中西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这需要中西医两方面都要强,因此,无论西学中,还是中学西,都非常必要
第四方面,中医要勇于探索,解决世界性难题。进行更多规范的临床研究和探索,用数据来说话,证实中医的重要性。同时,中医要勇于挑大梁,比如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会产生严重的放射性纤维化,嘴张不开,吃饭靠吸管,吸流质,很痛苦。那么关于放射性纤维化,包括我的老师殷尉伯教授,从四五十年前就开始研究,探索了很多方向都没有成功。最后设计放射性纤维化一号,从柔肝方面入手,把放射性纤维化的问题就解决了。因此,中医药是国家优良的保障,在于我们如何挖掘和利用。



肿瘤界:网友提问:清宫剧中常常提及用麝香去危害人,请问麝香是否真的会导致流产?


吴显文教授:是的!怀孕早期不能接触麝香,如果接触后就会导致流产,这是肯定的。所以含麝香的药品说明书,后面都有一句话,孕妇慎服。第二,肿瘤科很少有患者又怀孕又得肿瘤,但是大夫会问年轻女性有没有怀孕?或者有没有备孕。

可能有些网友立马就问,说如果吃了麝香以后多久能怀孕?目前,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没有人去做实验。但临床上,如果用了这些有害药以后,有一个周期叫洗脱期,一般停药以后三个月就可以正常备怀孕。


王凤玮教授:麝香是一个调气调形的药物。为什么用于抗肿瘤,实际上也是基于它的作用。从中医上讲,肿瘤是湿痰瘀堵,麝香针对湿痰瘀堵可以发挥作用。在早期阶段的话,它往往发挥的是调气的作用,然后实际上吃了一段时间以后,确实可以达到调形的目的,西黄胶囊抗肿瘤是自古而然。


吴显文教授:中医是一个经验科学,祖先并没有想到用现代科学科技去研究分子细胞,他只知道有效。麝香能导致流产和用麝香治肿瘤,里面的规律很好理解。早期的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DNA的复制很活跃,肿瘤也是这个特点,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细胞无限制的繁殖。那么麝香可能就是在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一个环节上了,所以它导致流产与它能治肿瘤,是一个机制,大家可以这样粗略去理解。具体是作用在哪个环节,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探索。



肿瘤界:网友提问第二个问题,西黄胶囊里面的组方是否会带来体寒,应该如何应对?


吴显文教授:西黄胶囊在临床上都是按照寒性药来使用,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大部分中医或者大部分肿瘤在中医的辨证里面都属于热邪热毒,所以选择寒凉药物,这是第一。第二,患者本身体质就寒、虚,使用寒凉药物会不会拉肚子?胃不舒服?应该怎么办?往往中医院开西黄胶囊的同时,会再开一副汤药,根据吃完药以后症状的变化,辨证的变化,进行药物加减,可以矫正过来。前两天开学术会议的时候,有一个西医大夫支了一个好招,如果寒凉拉肚子,可以用姜水服用西黄胶囊,姜是暖胃的,所以如果用药过程中拉肚子,又来不及找医生,可以选择姜水服用西黄胶囊。


宋延平教授:西黄胶囊的胶囊设计,可以起到缓释的作用,控制药物在胃里释放,稳定血药浓度,减少对胃的刺激,减轻副作用,这就是我们用现代的科学对中药进行了改进的典范。


王凤玮教授:古人设计处方时候,往往会考虑得非常全面。四味药后面还有一句话,用梗米调成丸。小米煮熟后,性温,它会和胃,它会把犀黄丸里包括牛黄这种偏凉的寒性,做一个缓解和补充。所以用梗米调服的西黄,从古人设计的方子,就把寒性问题就解决了。



肿瘤界:感谢三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做客祈通中西栏目。

在本期节目当中,我们聊到了肿瘤全程管理、MDT、肿瘤治疗手段的发展,以及经典名方的传承与创新等多个话题。也让我们知道了中西医结合定能提高肿瘤诊治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未来中医的理念与现代的西医技术相结合,也将是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谢谢您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