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专栏 > 详情
肿瘤界100s:ESMO 2023特别篇——全场欢呼,尿路上皮癌30年迎来新一线
浏览量:100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3-10-26

有趣、有料、有用,肿瘤界100秒是一档利用碎片时间了解肿瘤学的科普音频,每期2~3个知识点,轻松了解肿瘤学知识,挖掘知识背后的奇闻逸事,让知识鲜活。

跟随肿瘤界,听点肿瘤学。大家好,这里是肿瘤界100s,我是主播李静。

ESMO 2023年会在10月24日落下了帷幕。      

这是今年ESMO主旨报告(presential talk session)专场中Tom Powles汇报完EV-302/KEYNOTE-A39研究后,听众起立鼓掌雀跃的现场。

可以说,EV-302研究的光芒掩盖了同期在ESMO亮相的、一线化免联合CheckMate-901研究,而且还发明了一个叫EVP方案的新词,它也被叫做鸡尾酒疗法[1],即每3周一次治疗周期,第1给予EV和K药,第8天再给一次EV。

这一方案,在EV-302/KEYNOTE-A39研究中打败了铂类加吉西他滨的化疗,PFS或死亡风险竟然显著降低了55%,成为了未经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新选择,把尿路上皮癌带入了加引号的“无化疗”时代。

Dana Farber肿瘤中心泌尿生殖肿瘤主任在社交网络上说,“膀胱癌新一线治疗终于在30年后出现了”。甚至商业大刊Bloomberg都感慨,辉瑞收购EV的原研公司Seagen(西雅图遗传)这笔买卖赚大啦。

图片

说了半天,EVP中的EV是什么?

EV就是维恩妥尤单抗(Enfortumab vedotin),是个ADC药物,靶向的是连接蛋白-4(nectin-4),携带的payload是一种抗有丝分裂的细胞毒药物维多汀(vedotin)。所以我说无化疗是个带引号的无化疗。

这个连接蛋白顾名思义是细胞之间的“胶水”,能够让相邻的细胞形成稳定的连接。这种蛋白是一个大家族,最早并不叫连接蛋白,而是叫做“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受体”,因为它是这种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的细胞入口,后来才发现了这种蛋白的“胶水属性”。家族中第4号成员被发现,在正常组织表达不高,但在膀胱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中却表达增加,还可以与HER2相互作用,共同激活我们之前节目中提及的PI3K-AKT-mTOR增殖通路[2]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无法使用铂类化疗的患者,EV+免疫治疗生存获益也非常显著。有数据表明,几乎近一半的晚期膀胱癌患者无法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

在随后的讨论中,专家指出,理解了EV和K药的互补关系,才能更好的了解肿瘤的耐药机制。

但不管怎么样,EV+免疫的鸡尾酒方案可以填补这个空白,所以二线使用也有用武之地,总之,另外一个合格的ADC接盘侠诞生了。

本期100s就到这里了,我是李静,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

[1]

它也被叫做鸡尾酒疗法: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0-22/merck-seagen-drug-cocktail-seen-as-new-bladder-cancer-standard#xj4y7vzkg

[2]

在正常组织表达不高,但在膀胱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中却表达增加,还可以与HER2相互作用,共同激活我们之前节目中提及的PI3K-AKT-mTOR增殖通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5-020-00394-5

174487162838049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