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题目 英文题目: Metronomic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Unleashing the Potential of Combination Regimens 中文题目: 节拍化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与发展:挖掘联合治疗策略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 antineoplastic combined chemotherapy protocols | breast neoplasms | immunotherapy | metronomic chemotherapy |tumor microenvironment 中文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乳腺肿瘤|免疫治疗|节拍化疗|肿瘤微环境 文章概述 乳腺癌的全程治疗正在从传统的最大耐受剂量化疗向更精准、更可持续的模式转变。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 MCT)因其低剂量、连续给药、低毒性特征,近年来在多种乳腺癌亚型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基于大量最新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据,本文系统综述了节拍化疗的作用机制、临床证据与联合治疗策略,旨在为优化乳腺癌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本文从机制层面阐明了 MCT 的多靶点抗肿瘤效应,并总结了节拍化疗作为单药治疗在乳腺癌各分子分型中的有效性。综述重点梳理其作为“肿瘤微环境调节剂”在多模式联合治疗中的价值: 1 免疫治疗联合:MCT 可提升肿瘤免疫原性、降低 Tregs/MDSCs、增强 T 细胞活性,从而显著增强 PD-1/PD-L1 抑制剂的疗效,尤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前景突出; 2 内分泌治疗联合:通过改善血管微环境、增强 ER 通路依赖性,MCT 有助于克服 HR 阳性晚期患者的内分泌耐药; 3 靶向治疗联合:MCT 在抗 HER2、抗血管生成治疗以及 PARP 抑制剂组合中的协同作用得到多个 II 期临床试验证实,尤其在既往多线治疗后仍具疗效的患者中意义显著。 综述提出节拍化疗正在从姑息治疗向早期辅助、维持治疗乃至精准治疗模式扩展,其低毒性特征为长期治疗提供了可行路径。MCT 与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的“联合潜能”正逐渐成为推动乳腺癌治疗升级的重要方向。同时强调了未来研究的关键需求: ——明确最佳剂量、周期与药物组合的标准化方案; ——建立基于循环内皮细胞(CEC)、TILs、血管生成标志物等的预测与分层模型; ——推动在早期乳腺癌、术后残余病灶(RD)、耐药人群中的前瞻性大规模随机研究; ——探索基于免疫微环境与肿瘤代谢的联合机制,以发展更个体化的持续治疗策略。 总体而言,本综述为节拍化疗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提供了系统且前沿的证据框架,强调其作为低毒、高效、可持续治疗策略的临床潜力,并为未来开展标准化、多模式联合治疗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如何引用 J. Liu, H. Mo, Q. Li, M. E. Cazzaniga, and F. Ma, “ Metronomic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Unleashing the Potential of Combination Regimens,” Cancer Innovation 4 (2025): 1-15. https://doi.org/10.1002/cai2.70035. 通讯作者介绍 马飞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长聘教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Cancer Innovation 主编、中国医学前沿杂志副主编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癌症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 Prof. Marina Cazzaniga 布里安扎伦理委员会主席 米兰比可卡大学医学与外科学院肿瘤学副教授 意大利蒙扎&米兰比科卡医学与外科学院 I期研究中心主任 米兰比可卡大学肿瘤医学研究生课程兼职教授(2015年起) 意大利蒙扎奥斯杰拉尔多日间病房科主任 来源:肿瘤创新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