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指南共识 > 详情
精华版|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
浏览量:188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3-02-14

权威指南 科学指导 规范临床 造福患者

2023年2月10日,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指南)在京隆重发布,近20位执笔专家、10余家行业媒体及10余位医师代表出席发布会,全网累计近3W人次共同见证指南发布。

 

指南经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编写组专家充分讨论和投票表决,使指南更加成熟、更加权威。希望通过指南的发布,能为妇科肿瘤医师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指导,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造福更多妇科肿瘤患者。


指南全文2万余字,肿瘤界编辑部整理内容精粹,以飨读者。


1-1.jpg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已经广泛应用,目前业已获得卵巢癌和子宫颈癌治疗适应证。在新诊断的晚期高复发风险卵巢癌患者的初始治疗、卵巢癌复发后治疗以及转移性和复发性子宫颈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贝伐珠单抗多用于联合治疗,亦可单独应用。常规剂量的贝伐珠单抗治疗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安全可控,但应注意观察和处理高血压、蛋白尿、出血、血栓等常见不良反应,对少见的肠穿孔不良事件亦应高度重视。获批临床应用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具有药学等效性,临床上可以替代使用。


01

速览:指南框架



1 概述

2 卵巢恶性肿瘤

 2.1 上皮性卵巢癌

  2.1.1 初始治疗与维持治疗

  2.1.2 新辅助化疗

  2.1.3 复发治疗

   2.1.3.1 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治疗

   2.1.3.2 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治疗

 2.2 其他卵巢恶性肿瘤

 2.3 贝伐珠单抗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推荐使用方案

3 子宫颈癌

4 子宫体恶性肿瘤

 4.1 子宫内膜癌

 4.2 子宫肉瘤

 4.3 贝伐珠单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推荐使用方案

5  不良反应及其管理

 5.1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5.1.1 高血压

  5.1.2 蛋白尿

  5.1.3 出血

  5.1.4 血栓栓塞

 5.2 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5.2.1 胃肠道事件

  5.2.2 非胃肠道瘘

  5.2.3 心脏毒性

6 应用贝伐珠单抗相关注意事项

 6.1 用药剂量、时机和途径

 6.2 老年患者

 6.3 妊娠、哺乳与保育

 6.4 放射治疗

 6.5 在腹水和/或胸腔积液控制中的应用

7 结语


02

速知:贝伐珠单抗妇瘤领域获批适应证



在妇瘤领域,贝伐珠单抗获美国FDA、EMA和中国NMPA批准应用于临床。

1-2.png


03

速记:NMPA获批贝伐珠单抗及其生物类似药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进入临床应用。2019年开始,国内外多部临床指南推荐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可以替代贝伐珠单抗用于卵巢癌和子宫颈癌的临床治疗。目前,已有多个国产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与原研药同样的卵巢癌、子宫颈癌治疗适应证。

1-3.png


04

速懂:指南形成的9条推荐



1


对晚期高复发风险(Ⅳ期和未行手术及手术未达R0的Ⅲ期)患者和/或化疗反应性差者优先推荐应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初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Ⅰ类推荐)。


对晚期卵巢癌合并腹水者推荐应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初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ⅡA类推荐)。


对晚期低复发风险患者推荐应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初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ⅡB类推荐)。


对于贝伐珠单抗用于初始治疗推荐22个周期/15个月(Ⅰ类推荐)。


对于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者,不推荐周疗模式(ⅡA类证据)或腹腔化疗模式(Ⅰ类证据)。



2


推荐初始化疗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者,


BRCA突变患者和BRCA野生型/HRD阳性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维持治疗(Ⅰ类推荐);


贝伐珠单抗联合尼拉帕利维持治疗(ⅡA类推荐);


BRCA野生型/HRD阴性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尼拉帕利维持治疗(ⅡB类推荐)。



3


慎重推荐贝伐珠单抗用于新辅助化疗(Ⅲ类推荐)。新辅助化疗中应用贝伐珠单抗需在停药4~6周后行IDS。



4


对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优先推荐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有效者继续使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Ⅰ类推荐),一线应用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铂敏感复发后可以继续应用贝伐珠单抗治疗(ⅡA类推荐)。


对无法进行化疗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可以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尼拉帕利治疗(ⅡB类推荐)。



5


推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治疗(Ⅰ类推荐)。


既往使用过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可以继续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ⅡB类推荐)。



6


推荐贝伐珠单抗可以用于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治疗(Ⅲ类推荐)。



7


推荐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转移性、复发性和持续性子宫颈癌的一线治疗(Ⅰ类推荐);


对于PD-L1阳性(CPS≥1)的转移性、复发性和持续性子宫颈癌患者,优先推荐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Ⅰ类推荐);


贝伐珠单抗可作为转移性、复发性和持续性子宫颈癌一线治疗后的序贯维持治疗方案(ⅡB类推荐);


贝伐珠单抗亦可作为复发性子宫颈癌放化疗治疗失败后的治疗选择(Ⅲ类推荐)。



8


推荐贝伐珠单抗治疗持续性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联合用药ⅡB类推荐;单药Ⅲ类推荐),优先推荐贝伐珠单抗用于TP53突变的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ⅡA类推荐)。



9


不推荐贝伐珠单抗用于治疗转移、不可切除的子宫平滑肌肉瘤(Ⅰ类证据)。



05

速识:指南专家组成员和评审组成员



指南专家组成员:

孔北华 刘继红 姜 洁 殷爱军 尹如铁

李小平 李秀琴 李艳芳 李 晓 靳英辉

郑文新 汪 辉 王建六 张国楠 梁志清

向 阳 谢 幸 马 丁


指南评审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王 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丹波 辽宁省肿瘤医院

王世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王建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新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尹如铁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孔北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曲芃芃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向 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刘开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刘继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李 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李小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李秀琴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杨佳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汪 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宋 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国楠 四川省肿瘤医院

陈 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郑文新 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妇科肿瘤病理科

郑 虹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孟元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赵 霞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哈春芳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姜 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徐丛剑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殷爱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郭瑞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 山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梁志清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程文俊 江苏省人民医院

谢 幸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靳英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

臧荣余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06

速藏:指南下载方式



下载链接:

http://www.jmcm2018.com/CN/10.12151/JMCM.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