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视频中心 > 详情
陈恩强教授:推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肝癌治疗规范化进程
浏览量:73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5-11-03



在化疗辅助治疗领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已积累超20年临床应用经验,其复方优势显著,斑蝥酸钠兼具抗肿瘤与免疫调节双重作用,维生素B6可有效减轻化疗所致轻中度恶心呕吐,在 “减毒增效” 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这款药物的临床应用始终面临 “缺乏统一规范” 的困境。


基于此,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牵头,汇聚国内肿瘤领域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于近日正式发布,旨在规范该经典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肿瘤界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恩强教授,围绕《共识》制定的初衷与核心亮点、中晚期肝癌治疗困境与药物应用机遇、临床规范化建议及未来推广落地计划等维度展开深度对话,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用药指导。



肿瘤界:陈教授,您好!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编写的《斑蝥酸钠维生素 B6 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目前已进入投稿发表环节。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共识》制定的初衷及其核心亮点?

陈恩强 教授

《共识》的制定,是基于临床实际需求与药物应用现状,主要有三点:

  • 首先,尽管当前抗肿瘤新药研发迅速,化疗仍是肿瘤治疗的基石。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作为一种复合制剂,融合了两类药物的协同优势,在提升化疗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方面显示出重要价值,多年临床实践已证实其应用潜力。因此,制定本共识旨在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定位,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第二,本共识的核心亮点是对该注射液在多种癌种(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等)治疗中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以表格等形式予以归纳,极大方便临床医生快速查阅和参考。这一工作为推进肿瘤治疗的规范化与精准化提供了重要工具,有助于推动临床实践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 第三,该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应用广泛,但不同地区和单位在用药经验及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临床实践中尚缺乏同质化的标准。因此,本共识的推出旨在回应这一需求,通过确立权威、统一的应用框架,促进该药的规范使用,全面提升临床诊疗质量。



肿瘤界:中晚期肝癌的治疗目前依然充满挑战。您能否具体谈谈当前临床实践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为解决困境、改善患者治疗结局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


陈恩强 教授:

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诊疗确实面临多重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肝癌是一种异质性极高的肿瘤,不同患者在基因突变谱、病理特征、疾病进展速度和预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高度的异质性导致“一刀切”的治疗方案难以奏效,临床必须依据个体情况制定“精准化”治疗策略,而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难度。


其次,肝细胞癌的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协作整合多种方法,常用手段包括系统性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消融治疗、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等,每种疗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局限性。近年来,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系统性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客观应答率有限、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问题,以及治疗费用较为高昂。因此,系统性化疗在目前临床实践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例如,含奥沙利铂的FOLFOX方案至今仍是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的基础治疗方案之一,尤其适用于不适合靶向或免疫治疗,或经上述治疗后仍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在部分联合治疗方案(如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化疗仍能够为特定人群带来明确的生存获益。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化疗疗效与药物剂量强度密切相关,然而化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及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常常导致患者耐受性降低,甚至造成治疗中断或用药剂量减少,最终影响总体疗效和生活质量。因此,科学管理化疗不良反应,审慎权衡疗效与安全性,是确保治疗顺利实施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化疗、TACE或放疗等方案中联合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有助于提高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患者生活质量,从而为化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供进一步保障。



肿瘤界:《共识》中对于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在肝癌治疗中的规范化应用提出了哪些具体建议?结合当前肝癌治疗的发展趋势,您认为哪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陈恩强 教授:

在《共识》中,我们明确建议:对于接受系统化疗、靶向治疗、TACE术后、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可联合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该建议基于对现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系统性梳理。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无论是在联合化疗、靶向药物、TACE、放疗方案中,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均有助于提高近期疗效指标(如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同时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正因如此,结合其实际临床应用效果,专家委员会一致达成共识并作出明确推荐。


另外,当前肝癌系统性治疗发展迅速,尤其是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已彻底改变了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格局。在这一背景下,本《共识》仍存在可提升的空间。未来亟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探索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新型靶向药物等联合治疗模式的协同效应、适用人群及用药规范,从而为其在现代化肝癌综合治疗体系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坚实的证据支持,并推动共识的持续更新与完善。



肿瘤界:这份《共识》的制定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对于它未来的推广和实际落地应用,有哪些具体的实施计划,确保这份共识不仅能“写在纸上”,更能“用在临床上”,真正惠及广大医生和患者?


陈恩强 教授:

首先,强化学术引领。我们将通过全国及区域性的学术会议、专家巡讲和线上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深入解读《共识》的核心内容和推荐意见,与肿瘤科、介入科等相关领域的临床医师开展广泛交流,传播规范化应用的临床理念。


其次,推动数据积累与研究深化。以本次《共识》发布为起点,我们鼓励并计划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真实世界研究及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持续积累循证医学证据,重点探索该药物在不同人群特征、不同联合方案中的最优使用策略,为未来《共识》的更新与修订提供坚实依据。


最终目标始终是服务患者。我们希望藉由《共识》的推广,使更多符合适应症的肝癌、肺癌等不同癌种的患者能够接受到更加规范、安全、有效的治疗,从而在改善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3-1.png


陈恩强 教授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 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临床病毒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委员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胆病学分会委员

  • 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生殖健康科普专家委员

  •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四川省医学会罕见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 四川省肿瘤学会肝癌专委会委员

  •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感染专委会委员

  • 成都市生物信息学会肝脏疾病全程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 《Current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编委

  • 《J Clin Transl Hepatol 》编委

  • 《BMC Infectious Diseases》编委

  • 《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共同主编




编辑:lagertha

审核:陈恩强教授

来源:肿瘤界